男足输越南成妈宝赖相,父母各种鸡娃
男足居然被越南干翻了,越总理当场给球员发红包。中国男足确实没让人失望,从倒数第三,一举拿下倒出第二,用老胡的话说叫“原地打转”、“往下溜”,活像吃饱喝足的“妈宝赖相”。
范志毅神预言成真,问题不全在于几个球员,而是体制出现问题,管理层、教练即使换了几波,仍然改变不了颓势,根源在于换汤不换药。外行领导同行,合适的人得不到重用,不合适的人任性用。
这让我想起影视圈,流量明星磕掉层皮哭天喊地,被一群粉丝宠着哄着,他们飘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他们从小被溺爱着长大,吃不了苦头,前辈们都看不下去了。
体育运动同样需要吃苦和毅力,是一种拼搏精神,期望可以出好成绩,带动国民健身,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也包括孩子们。
中国人口十四亿,为何男足不出彩?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体育运动需要有大量的梯队人才储备,如果从全国各市县城镇选拔少年人才,没有裙带关系和不健康因素,择优录用,不信培养不出几个能踢球的孩子。
我盘点了网友分析的几个根源
1、管足球不懂球
男足输掉底裤,足球的管理方脱不掉关系,不懂足球规律的人管理足球,等于外行管理内行。赛制安排不合理,随意抽调俱乐部队员、更换主教练,不懂商业化运作。
2、青少年足球不够重视
青少年足球没有人认真去抓,毕竟建立体系时间长、见效慢。放在国家队上的精力和投入比重过高。与其花重金请洋教练,不如给青少年请个好教练,多在偏远地区修建足球运动场地,让穷孩子也能踢上足球,真正把这项运动变成街头足球。
以海南一所学校的女子足球队为例,那么艰苦的条件,也能拿下世界中学女子足球冠军,这该怎么解释?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体制问题、态度问题,影响到平时的锻炼水平和队员素质。
3、父母鸡娃侧重才艺教育
现在父母“鸡”娃现象普遍,多半偏重知识教育和才艺教育,比如画画、外语、舞蹈、走秀等,很少注重孩子的体能运动。
以芬兰为例,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交际能力、户外运动、游戏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家人开开心心坐在一起吃饭,如果没有时间,一天至少要陪孩子吃一顿饭。注重孩子运动并不是走动散步,而是每天运动两个小时以上。超六成的家长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音乐、游泳、手工、基础建筑、骑马、滑雪等。
父母并不是单纯培养孩子的兴趣,而是培养孩子的才艺,一方面让孩子开开心心,另一方面能学有所用,激发孩子的潜能,以此培养孩子创造力、想象力。
如果我们把足球列入孩子的运动项目之中,足球事业才能未来可期。
其实,不是我们踢不好足球,关键在于有没有决心改变现状。
以叙利亚为例,在12强赛A组排名垫底,提前无缘世界杯。足协官方一声令下解散机关和人员,理由是表现不够严肃,对团队帮助不利。
这种案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问题是愿不愿意学才是关键。
足球从孩子开始培养,能挽救国足颓势吗?你平时鼓励孩子多运动吗?说说你的看法和见解,留言区告诉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