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石油危机给世界工业带来巨大影
世界时刻处于风云变幻之中,不论现在还是以前,作为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在世界丛林中的生存法则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野蛮。面对日益发达的国际化趋势,又恰逢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中,了解近代世界的发展情况,尤其成为当下国人的必修课,知史可以明鉴。
我们将利用几期文章来给大家交流,二战后,世界面临的石油危机和美国是如何将美元的金融逻辑融入其中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和反殖民主义潮流高涨,各殖民地要求独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种愿望不仅仅表现在政治领域,同样表现在经济领域。在石油领域,越来越多的产油国开始建立国家石油公司,以掌控本国的石油资源。
同时,新兴独立国家也开始将本国境内的石油工业国有化。不断增长的民族主义情绪要求国家控制石油行业,拒绝对国际石油巨鳄开刀往往被民族主义者视为政治上软弱。这种软弱态度会导致民众的不信任,甚至导致政府倒台。于是各产油国纷纷开始夺回本国石油控制权,同时试图将新夺回的经济权力转化成国家政治权力,以石油为武器与西方发达国家作斗争。
年埃及政府宣布对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法国、英国和以色列采取联合军事行动,使用武力重新夺回对苏伊士运河的占领。面对这种针对阿拉伯国家的武装侵略行为,沙特阿拉伯立刻宣布对法国和英国实行石油禁运(沙特阿拉伯很早就对以色列实行石油禁运)。
这是新兴独立国家第一次向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发起挑战,也是产油国第一次以石油为武器争夺世界政治权力。然而因为当时英国和法国还可以从其他国家获得替代石油,所以该石油禁运并未对两国造成实质性影响。
鉴于这种情况。石油出口国开始达择联合起来以共同对抗来自国际石油公司母国的压力。《巴格达决议》提议成员国协调各国石油产量,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它们试图以石油为武器,逐渐在全球扩大影响力。
与此同时,苏联宣布限制石油出口,以避免同欧佩克成员国形成竞争。然而,在最初阶段,欧佩克的协调石油生产能力的努力都遭遇失败,主要原因来自两个:第一是国际石油公司的阻挠,第二是成员国的自利行为。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欧佩克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逐渐崛起。
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入侵以色列,世称“赎罪日战争”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打响。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的行为激怒了阿拉伯国家,它们开始运用石油作为报复手段。10月1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单方面决定将石油价格从每桶3.01美元提高70%,达到每桶5.11美元。
同时,为了对美国在中东战争中支持以色列的行为表示抗议,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停止对美国和荷兰出口石油。
10月17日,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亚、阿联酋、卡塔尔和阿尔及利亚宣布将10月份的石油产量在9月份的基础上再次削减5%,而且以后逐月削减5%,直到“以色列从年6月所占领的所有阿拉伯领土上完全撤离,并且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得到恢复”。
随着阿拉伯国家实行石油禁运政策,国际石油价格急剧增长,年12月23日标价达到11.65美元每桶。两个多月的时间,世界石油价格翻了将近四倍。
石油禁运的主要目的是迫使以色列侵占的他国领士上撤军,同时削弱西方国家在冲突中对以色列的支持。此外,石油禁运还希望能够迫使美国减少对以色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支持。将西欧其他国家列为禁运目标是为了道使这些国家向美国施加压力,改变美国的中东政策。
美国确实对阿拉伯产采取了一系列协商。同时在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展开外交斡旋。外交擀旋产生了一定的成果,年1月达成协议,以色列从新占领的埃及地区撒国。年5月,另外一项类似的协议达成,以色列从赎罪日战争中占领的叙利亚领土上撤军。这些会谈奠定了戴维营协定的基础。
尽管石油禁运迫使美国加大了中东地区的外交努力,但是并没有完全实现既定目标。它没能分化欧洲和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没能改变美国对以色列和阿以冲突的传统政策。当美国没有表现出任何改变中东政策的迹象时,沙特阿拉伯开始促使改变阿拉伯产油国对西方国家的石油政策,以避免破坏沙美关系。沙特阿拉伯带头起草终止石油禁运的正式宣言。
石油禁运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油价出现大幅度飙升。石油禁运发生之前的40年中,石油价格一直维持在1一2美元每桶之间,随着年石油禁运开始,油价直线升,年底达到11.65美元每桶。随后,尽管石油禁运取消了,但是油价依然继续增长,直到年稳定在16至17美元每桶。
油价上调和石油禁运在世界大部分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个一个国家相继遭遇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破产和失业席卷各国。能源价格一夜上涨四倍止大多数石油进口国颜临破产,年的石油危机给世界工业增长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石油价格上涨主要源于三个原因。第一,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工业快速发展,并且严重依赖化石能源,导致石油需求急剧增加。直到60年代末。世界石油一直保持较低价格。由于世界石油大多控制在西方跨国公司手里,所以能源专家都认为它永远不可能高涨,甚至认为还会逐渐下降,因为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油田被发现,产油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由于石油价格长期保持较低水平,世界对石油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所以中东逐渐成为世界石油的主要出口地区。到70年代初,欧洲48%的石油需求来自中东,23%来自北美;日本则高达90%的石油需求都由中东地区的美国石油公司提供;美国自已也越来越依赖进口石油。
第二,阿以冲突和石油禁运带来的恐慌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石油危机被认为与阿以战争紧密相关,油价上涨被归结于阿拉伯国家采取的石油涨价和禁运政策。尽管减产的石油总量只占全球石油产量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却在所有石油消费国中产生了严重的恐慌。
全球石油市场上具体的石油减少数量到现在为止还处于争论当中,但是不会太大,因为事实上沙特是唯一对美国和荷兰实行石油禁运的产油国,而且也只持续了几个月。与此同时,伊朗则积极地增加石油产量以稳定世界石油市场,弥补沙特的削减部分。
但是毫无疑问,在紧张的石油市场中,轻微的短缺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它所造成的广泛恐慌。虽然欧佩克减产的石油数量并不大,但是它对石油价格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阿拉伯各国石油部长的想象。
第三,新的独立石油公司开始进入世界石油市场,打破了七姐妹对石油出口价格的垄断,终止买方市场,造成石油出口价格上扬。
很多人认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是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人们高估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能力,因为其成员国并没有获得完全控制本国石油的能力,也没能力像七姐妹人为压低石油价格那样任意提高石油价格。70年代之前,很多石油生产国都曾试图控制本国石油生产和出口,但是立刻遭到各大石油公司对国石油的联合抵制,被驱逐出世界石油出口市场。
然而自阿尔及利亚和利分别在和年成功地与其他新兴独立石油公司达成石油开采的特许体议后,世界石油市场的控制权之争就发生了变化,开给向有利于石消出国方的发展。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石油巨头不得不主动齐聚伊朗德黑兰,与石油输出国组织重新制定利润分配协议。
鉴于阿以冲突被认为是油价上涨的最直接原因,所以美国应对石油危机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在阿以双方各国间穿梭,进行外交努力,以达成停火和中东地区和平协议。慢慢地,美国政府开始发现中东和平和油价上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在70年代早期,阿美石油公司认为沙特阿拉伯的油田每天可以生产万到万桶石油。然而随着石油产量大幅度提高,把水注入油井以维持油井压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了避免油田受到永久性伤害,所以石油减产势在必然。阿美石油公司也不得不将可持续开采量降低到万桶每天,不久又降到万桶每天。
因此在石油储量和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外交斡旋并不会对油价起到什么根本影响。如果沙特没有采取石油禁运政策,沙特石油的破坏性开采最终也会导致石油产量下降,无法满足世界需求。
将介绍:70年代,石油美元是如何形成的?马歇尔计划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