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篇15人生要有好运气赵为民人
人生篇
人生苦短,诗人阎肃说只有三天,即昨天、今天、和明天;普希金说只有一天,即犹如一天的早晨、中午和晚上;而诗人萧沉说只有一节课,即从上课到下课,共计45分钟(请看本集“人生篇”中的第六篇文章——人生有多长)。人生如此苦短,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安排好自己的一生,人生头等重要的大事就是健康,如果失去了健康,你还有什么呢?
1、人生要有好运气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好运气,也希望自已的朋友有个好运气。那么,人的好运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第一、人的好运气要从好的身体来。健康是福啊!只有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有奋斗成功的本钱。要想有健康的身体,除了要注重科学饮食和适量运动之外,还要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一定要健康,一定要有个好的心态。只有身心都健康,才能顺利地工作和生活,才能迎接灿烂、美好的阳光,才能安康、愉快,才能有好的运气。
第二、人的好运气还要从好的心眼儿来。人存好心,善良为本,慈善胸怀,宽厚待人,让人感受到你的存在,这个世界充满了阳光,好人多好报哇!社会温暖,人心温暖,得道多助,路自宽行。
第三、人的好运气还要从好的观念来。观念带来决定,决定影响行为,有行为就有结果。人生在世,创造生存条件,努力学习生存本领,为自己活的像模像样,有机会的时候,还要尽一切力量去帮助他人。
第四、人的好运气还要从好的脾气来。坏脾气会破坏人际关系,坏脾气会污染生命,会影响健康。命运之神不会眷顾脾气太大的人。所以,要争气、不要生气、不伤和气、成得大气,遇事冷静、思成而行、少走弯路、增大办事成功的机率。
第五、好的运气还要从好的表情来。常言道:出门看天色,入门看脸色,当你烦恼、痛苦、愤怒的时候,你那一副难看的嘴脸,任何人都不想看哪!相由心生,尊敬别人,微笑总会给你带来好运的。
第六、好运气还要从好的语言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与人为善,和颜悦色,和气生财,好运长在;敬人者人恒敬之;抱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恶语更伤人,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笫七、好运气还要从好的行为来。正确的人生观,会指导正确的人生行为,检点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具备被爱的条件;懂得惜福和造福,多做好事。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呀!
第八、人的好运气还要从好的关系来。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社会的互动当中求得生存、发展,无论从求学、求职、求上进、图通达,还是从家事、政事、财事,图圆满、谋发展,无不需要借助各种社会关系,离不开各种关系的支持、指导和帮扶。好关系靠好心德培植,情感投资需讲真诚,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比生意本身更重要。
人生就是一个容器,装的快乐多了,烦恼就少了;装的感恩多了,痛苦就少了;装的理解多了,矛盾就少了;装的大事多了,杂事就少了;装的阳光多了,阴云就少了;装的高见多了,偏见就少了;装的真、善、美多了,假、恶、丑就少了;装的友谊多了,敌意就少了。但愿我们每位朋友的人生都要有个好运气。
2、人生中只有自己能真正地帮助自己
有这么一位经理,他把多年来全部的积蓄,都投资在一个小型的制造业当中。但是,因为遇到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他的工厂所需的原料无法得以供应,没办法,他的工厂只能倒闭,宣布破产。
工厂倒闭了,所有的投资都打了水漂。他觉得是他把家人害的一贫如洗,他对不起妻子和孩子,他十分沮丧。于是,他离开自己的妻子、儿子,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多少天都不回家,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流浪汉。
过去的一幕一幕,时常在他的脑海里上下翻滚,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释怀,他的思维、意识总是徘徊在过去,不肯为今后的日子打算,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后甚至想要跳楼自杀。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本名为《自信心》的书。这本书的内容大概是在你的工作和生活崩溃了之后,如何重新恢复信心,如何想办法东山再起。看完了这本书之后,他产生了勇气和力量,他好像有了一线希望于是决定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请作者帮助他重新站起来。
他四处打听,最终还真是找到了。找到该书作者以后,他就讲了他创业失败的全部经过。那位作者听了他的故事之后,对他说:“哎……呀……,我已经用极大的信心听完了你的故事,我很愿意对你有所帮助,但是,我真的无能为力呀!”他听了作者的话,感到极为失望,他的脸色顿时苍白,默默地待了几分钟,然后低着头喃喃地说:“这下完了,希望破灭了。”书的作者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轻轻地说:“虽然我没有办法帮你,但是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肯定可以能帮助你东山再起!”流浪汉听到作者这句话,高兴地立刻跳了起来,抓住作者的手说:“看在老天爷的份儿上,请您马上带我去见这个人!”作者看他情绪很激动,于是就领他走进自己的卧室,把他带到一面高大的镜子面前,用手指着镜子里的人说:“我给你介绍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能帮助你东山再起。但是,你必须坐下来安静地、认真地看清楚镜子上的这个人,彻底地认一认他是谁,否则,你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自杀!因为在你对这个人没有充分认识之前,在这个世界上,你将是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蠢货!废物!”这个破了产的经理,面对镜子向前走了几步,用手摸了摸他长满胡须的面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倒退了几步,低着头开始哭泣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也没有对作者说什么,就默默地离开了。
过了半个月,这个人又出现在街上,书的作者碰到他的时候,几乎都认不出来了。他的步伐轻盈有力,头抬得高高的;他从头到脚打扮了一番,看来是很成功的样子。作者看到之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走过去和他打了个招呼。当初的流浪汉很兴奋地对作者说:“那天在您家里,我对着镜子找到了自信。我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自己能救自己。我现在找到了一份年薪15万元的工作,我的老板先预支一部分钱给我的家人,我现在又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了。”稍微停了一下,他又风趣地对作者说:“唉,我正要告诉你,将来有一天,我还是要再次地去拜访你,我将带上一张签好了字的支票,收款人是你,金额是空白的,数字由你随便填,填少了我可不高兴哦……。”
是啊!这位作者让流浪汉重新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信,让他充分认识到了自己,使他能承受各种压力、挫折和失败,敢于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其实,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要能战胜自己,甩掉自卑,用每个今天的自己去战胜昨天的自己,赢得新的自己,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以上我给大家讲了这个流浪汉东山再起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甚至是不幸,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面对。遇到困难和挫折,别人对你的帮助是不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别人的帮助毕竟是外因;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你自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地帮助自己。
3、有人为什么不快乐
我发现我们周围很多很多的人生活的都不快乐,官员抱怨应酬太多,抱怨自己的职务低、薪水低,白领抱怨工作太累,男人抱怨妻子不温柔,妇女抱怨家务事太多,学生抱怨作业太多,老人抱怨子女回家太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总是让这么多人一脸怨容呢?我认为就是一个思想意识问题,我们中国人现在能在世界上挺直了腰板儿讲话,我们国泰民安,没有战乱(国外很多国家仍陷入到战乱之中,太多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如叙利亚的人民、大马世革的市民已经六年没有过新年了),没有恐怖,百姓安居乐业,国民享受着太多太多优惠,什么养老保险、医保、大病保险、危房改造补助,老百姓种地给钱,养猪给钱……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国家出了战乱,我们国家就想尽一切办法把中国人接回来,历史上的唐太宗、宋太祖所治理的当时的所谓“盛世”,也没有现在的大好形势呀!
在这样事事如意的大好形势下,这些人还是那么郁郁寡欢,说到底,这些人的思想意识有问题,他们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人生哲学,他们没有坚定的人生信念;他们没有准确的人生方向,失去了驾驭快乐的手段,导致这些人在幸福当中选择了不快乐。一个人的快乐、烦恼和幸福不是取决于事情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心态以及对问题认识的观念。有一位哲人说:“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看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狱”。
我认为不快乐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多人喜欢和别人比较。仰望别人的成功,感觉自己的卑微;仰望别人的
幸福,慨叹自己的不幸;比较别人的得志,愤然自己的失志;比较别人的快乐,放大自己的痛苦。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说,人生不要比,要比就要去三座山,第一座山是井冈山,到了井冈山就会知道今天的共和国是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和他们相比,我们岂不是太幸福了!第二座山就是普陀山,到了普陀山可以看到佛的大境界、大度量、大胸怀、大慈悲。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境界,还比什么?第三座山就是北京的八宝山。洪教授说,每次参加遗体告别回来后,就会有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升华。觉得没有能使我们生气的事了,无论什么级别的官员、多么有钱的富翁,最终都会化做一缕青烟。比什么,每个人早晚都必然归到这条路。
第二,就是爱攀比。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比成绩、比能力、比获得奖状的多少;把自己的工作和别人的工作相比,比薪水高不高,福利多不多;这世界上的事情千人千样,不论那一样,总有比自己强的,只要有人比你强,你就不快乐,那你就永远不可能快乐了。
第三,太多的人不懂得施舍。一位伟大的哲人说:“乐,莫乐于好善,只有一个懂得付出、而不是单单索取的人才会快乐。”施舍不是富人的专利,向灾区捐赠几千万是施舍,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也是施舍。姚明曾说:“我做公益、做慈善的最终目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净化自己,使自己升华。到最后得到帮助的是我自己,让我感觉到我对社会是有用的。”姚明说的很有道理,完全是一种开悟状态。
第四,生活单调,没有情趣。学生的生活三点一线,为小考、中考、高考而活着;职场人的生活就是吃饭、上班、睡觉,难得出去郊游、娱乐,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有时间了,身体又不做主了。
第五,忧虑太多。忧虑社会不公,忧虑没钱、没权;忧虑物价飙升,忧虑食品安全;忧虑子女教育,优虑环境污染……有忧虑不完的事,就无法快乐。
第六,压力太大。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抚养子女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实际上很多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是你心胸不开阔,你就总会有压力,你就没有办法快乐起来。
第七,不懂得为自己而活。一个人要成为父、母的好儿女,妻子的好丈夫,儿女的好爸爸,朋友的好伙伴,同事的好搭档……就是不能成为自己,活的累,怎么能快乐起来呢?
第八、不懂得“放下”。现在很多的人太执着,脑子里牵挂的事情太多,什么过去的恩恩怨怨,现在的事如何难办,将来的事早做打算……过去的事早已过去,不必再想它,今天的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将来的事儿将来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你着什么急呀?学会“放下”、懂得“放下”、当你真正“放下”的时候,你就快乐起来了。
第九、不懂得“兼容”。
人生的每一天,我们的心灵都在不断的成长。人生路上,总有人比我们强,我们不嫉妒,我们为之“兼容”。人生路上,总有人嫉妒我们,我们淡然视之,该干什么干什么,这也是一种“兼容”。在浮躁的生活中,许多人丧失了甘于平淡的朴实的心,岂不知,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将功名利禄看淡,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获得心灵上的宁静。
心灵的容积,从一杯水到一湖水,就是增强了“兼容性”的结果。如果你的心能够盛下五湖四海、大千世界,那么,说明你的心灵“兼容性”极佳,这样你的人生就会快乐起来了。
最后一点(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后一点”。——笔者注)就是心灵的封闭。美国作家爱伦布鲁姆在年写过一本《美国人心灵的封闭》这么一本书。书中揭示了当时美国青年人没有远大的理想,只是热衷于繁杂事务,疲于奔命在琐事的日常生活中,封闭了自己的心灵。现在,我们这些快乐不起来的中国人,是不是也把自己的心灵封闭起来了呢?要知道,无论在任何穷困的状况下,只要你能打开心灵,就可以快乐起来。在墨西哥,有很多黑人,靠着救济生活,甚至在街头讨要,却整天都是乐呵呵的。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指出:“当今和未来社会,人们的最终目标不再是财富的最大化,而是快乐与幸福的最大化。”
人生如何才能快乐起来。有一种快乐在放下中,有一种快乐在宽容中,有一种快乐在付出中,有一种快乐在坦然中,有一种快乐在分享中。还有许多,如:快乐在坚强里、在珍惜里、在知足里、在追求里……。我们只要有一份达观、包容、宽广的人生态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能获得快乐。
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趟过才知道深浅;人生是一首感情丰富的歌,唱过才知道悲欢……。人生在世,适度为宜,酒饮微醉处,花看半开时。
人生路上,有美好,但不会处处都好;一段路,走了很久,依然看不到希望,就转变方向;一件事,想了很久,依然纠结于心,就选择放下;一个人,恋了很久,依然不属于自己,就果断放手;一种活法,坚持了很久,依然感觉不到快乐,就选择改变。要知道,有时候放下过去,让心归零,才是一种人生智慧。
人生,原本并不复杂。世界万物,相依相存。生活滋味,甘苦共依。看淡了,头顶就是一片蓝天;想开了,心中就是一片花海。人生如旅,挫折是难免的,低潮是必然的,孤独与寂寞是如影随形的。
零碎的时间,聚拢就是一生;飘散的花瓣,拾起就是一季。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不必太执著,追求与梦想始终有距离,现实与理想总会有落差。所以要放平心态,让心愉悦,让心干净,要开心地过,要“得过且过”。对过去,要看淡;对现在,要珍惜;对未来,要自信。为人心底坦荡,做事头脑清醒,不畏惧风雨,不动心名利,不求尽善尽美。不太过攀比,懂得施舍,弃去单调生活,少些忧虑,开阔心胸,懂得为自己生活,学会“放下”,打开心灵,这样你就会快乐起来了。
4、人生中要懂得学会“放下”
讲几个故事,故事一:
十九世纪末,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师,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是他有一位弟子却非常愚钝,他一天到晚忧愁不断,心里总牵着这事儿,挂着那事儿,成天没有高兴的时候。大师一直在教化他,但无论怎样点化,他还是不得其门而入,使这位大师很伤脑筋。有一次,大师对他说:“你看啊,这一口袋麦子有多重啊?我要你把这一口袋麦子背到山顶,中途不能停留、不能休息,一直爬到山顶才行。”
这个徒弟虽然愚钝,但对他的师父是无比的祟敬,正是因为头脑简单,所以对他师父说的每一句话,肯定是一百个照办。他扛起这一口袋麦子,就径直地往山上走,刚开始扛起来的时候,也没觉得这袋麦子有多么重,可快走到半山腰的时候,觉得肩上的口袋越来越重,他喘着粗气,身上淌着大汗,他坚持着,一步一步地往山上挪动,也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最后终于爬到了山顶。
到了山顶,他放下袋子,颓然倒地。虽然他很疲惫,但是放下之后,他却感觉到无比的轻松和舒畅,心中所有的难受和郁闷都消失了,他的很多心结也都打开、溶化了,这个时候,他突然悟出:“放下”竟然是如此地痛快……。
他也没再管这口袋麦子,他快速地跑下山,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老师的房间,见到老师就气喘嘘嘘地说:“老师,我明白了,我真的明白了……。”老师对他嫣然一笑,故意说:“哦……?这么说这趟登山很有趣、没有白登啰?”这个弟子说:“老师,我懂了,挑重担的人,当把重担放下的时候,就感觉到特别的轻松,特别舒服。我平时在脑海里总是装着很多这样、那样的事,总是放不下,所以总是快乐不起来,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学会‘放下’。”
是啊!只有当全身心地放下的时候,才如释重负,才会轻装上阵。
故事二:
说有这么两个和尚,一老一小,有一天,这两个和尚同时外出化缘,天色已晚,他们必须尽快回到寺院,可是回到寺院必须要渡过一条河,当他们俩走到河边时,发现河边有个姑娘在哭泣。这小和尚见到姑娘,心想:哎呀!这是一位女施主。于是他头也不敢抬,话也不敢说,默默地趟过这条河就走了。老和尚很慈悲,就过去询问这姑娘哭泣的原因,原来这姑娘是因为害怕河水湍急,不敢过河。老和尚一看,天色已晚了,于是,什么也没说,就把这姑娘背过了河,放下,什么也没想、也没说,就走了。此时这个小和尚仍然一个人低着头,一直朝前走。一直走到寺院门口时,小和尚很严肃地对老和尚说:“你知不知道你背个女人这是在犯戒呀?”老和尚回答说:“我背的那个女人过了河,就放下了,我早什么都不想了,反倒是你在思想上一直背到了寺门口,一直没有放下呢?”
是啊!这个小和尚虽然没有背,但在他的思想里、在他的脑海里,自从一看到这位姑娘,一直到寺门口,就始终没有放下。
故事三:
这个故事是通过触碰你身上最疼的那个按钮,以达到使你“放下”的目的。你的身上有多少个接钮,让你疼的那个按钮在哪儿?让你恨的那个按钮在哪儿?让你痛苦的那个按钮在哪儿?让你纠结、愤怒的那个按钮在哪儿。如果我们找到心理上难堪的按钮,点击它、触碰它、打开它,直到你对这个“痛点”不在乎了、不再纠结了,彻底地放下了,才算达到目的了。
有这么一个人得了“斑秃”病,头上的秀发大把大把地往下掉,到后来,头发几乎全掉光了。没办法,他只好把剩下的一点点头发全都剔掉,成了名副其实的“秃子”,他最伤心、最害怕、最痛苦、最难以接受的就是以前满头的秀发,现在变成了“秃子”。他最怕别人唤他“秃子”,因为“秃子”在当地是很严重的骂人的话。
有一次,他们两口子出门儿,妻子喊他的名字,他没有听到,连喊了几次,都没有听到,情急之下,妻子就大声地喊他:“秃子!”他听到妻子叫他“秃子。”他呆住了,他感觉到自己心里的某个按钮被触动了,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这个时候,妻子对他说:“对不起啊。”他停了一下,却对妻子说:“以后你就叫我‘秃子’吧,一直叫到我心里没有抵触情绪的时候,你就甭叫了。”于是每次在大庭广众之下,他的妻子就大声喊他“秃子。”虽然他感到满脸的燥热,却还是挥着手大声地回应:“亲爱的,我在这儿呢!”
想想看,在我们的心里有多少个不愿意被别人触碰的按钮呢?每个按钮就是我们的一个心结,如果这些按钮一次一次地被人触碰,反复地按动它,一直按到这个按钮失灵、不再起反应了,也就是我们的心结被打开了,到那个时候,你才算真正地放下了。
故事四:
有一个人得了一种很不容易治愈的病,终日为疾病所苦,为了能早日痊愈,他看过了不少医生,都不见效果。他听人说远处有一个小镇,镇上有一种包治百病的水,于是就急急忙忙赶过去,跳到水里去洗澡。但洗过澡后,他的病不但没好,反而加重了,这使他更加困苦不堪。
有一天晚上,他在梦中梦见一个精灵向他走来,很关切地询问他:“所有的方法你都试过了吗?”
“试过了。”他回答道。
“不,”精灵摇头说,“过来,我带你去洗一种从来你没有洗过的澡。”精灵将这个人带到一个清澈的水塘边对他说:“跳进这个水塘里泡一泡,你的病很快就会好的。”说完,这个精灵忽然就不见了。
这个病人跳进了水塘,泡在水中,过了不到半个时辰,等他从水中出来时,所有的病痛竟然真的完全消失了。他欣喜若狂,,猛地一抬头,发现水池旁的墙上写着“放下”两个字。
这时他也醒了,梦中的情景让他猛然醒悟,原来在他的心目中有很多东西总是放不下,想这、想那,给他带来太多的苦恼。从此以后,他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只想让自己如何获得健康。没过多久,他的身体竟然真地康复了。
以上故事告诉我们,在很多时候,应该心静,放下、抛弃一切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免有很多难缠的情感,如果我们放不下,不能抛弃,总是生活在“舍不得”的阴影中,那么,你的身体是无法获得健康的。
放下吧!抛弃一切私心杂念吧!让心静下来吧!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有什么都好啊!
以上我给大家讲了四个关于“放下”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学会“放下”这个道理,有的地方讲的实在是有些牵强,但请你想一想,在你的思想深处有没有没有处理完的情绪,什么叫“没有处理完的情绪”呢?就是在你的内心深处还是否存在前年给你带来的怨恨、去年你曾生过的气,过去的那些使你不高兴事儿,你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一提起这件事儿就气不打一处来。例如:在工作或生活中,某个人办了一件使你非常伤心的事,还没有来得及解释清,就分开了。从此在你心中就无法释怀,越变越大,这样就会消耗你很多很多的能量。这种现象在科学上叫做吸引场,物质越多,吸引场越大。研究发现,持续的消极情绪会紧紧地缠绕在你的DNA上,它会使你的精神沮丧,情绪低落。一场吵架或一场误会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相当一个15磅重的哑铃压在我们的心上,这是多么大的压力呀?
所以,过去一些无法释怀的情绪,我们确实应该把它放下。不要一提起某个人就咬牙切齿,一想起某件事就悔不当初。我们必须学会“放下”,否则,这些负面情绪就会如影随形,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
还有,很多当老人的总是对孩子们的事放不下,管这管那,事无巨细,什么都管,总不放心,这是不对的。应该让孩子们经受锻练,尤其是对结了婚、成家立业的孩子们,要让他(她)们自立门户,自己管理自己,要让他(她)们经受锻练。孩子们有他(她)们自己的事,有他(她)们自己的生活,当老人的不要瞎操心。一旦放下了,不仅自己身心清静,儿女们反而能练出点本事。其实,孩子们过的比我们老人潇洒多了,瞎操心是没有必要的。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给自己心灵套上枷锁的人就是愚人。而“放下”不仅是一种解脱,更是一种智慧。不管你现在的境遇如何,请放下昨日的辉煌、昔日的苦难,放下儿女们的生活,让他(她)们自理,放下背上所有的包袱。放下之后,就会顿悟豁然开朗,顿释重负以后的轻松,就会感受到云开雾散之后心中的灿烂阳光。
凡事不要过于执着,放下心中的执念,我们的心情就会舒畅,我们就会高兴地、快乐地生活,我们的整个世界就会万里无云、就是睛朗的蓝天。
5、人生必要时要弯腰低头
功夫巨星成龙第一次去印度拍电影时,已经是小有名气了。刚一下飞机,成龙就被他的粉丝、影迷们团团围住,纷纷要求与他们合影留念。可是成龙心高气傲,并没有把周围的人放在眼里。他推开围在身边的人群,昂着头,扬长而去。
导演沈怡把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可是他并没有当面批评成龙。有一天,在排戏的间隙,沈怡拉着成龙去了印度非常著名的孟买佛学院。他跟成龙说:“这个佛学院里有一个非常别致的旅游景点儿,走!我带你去参观一下。”
于是,沈怡就带着成龙来到了佛学院正门的一侧。成龙找了半天,也没看到有什么新奇的景点儿,只看到那里有一个一米五高的小门儿,他注意到,成年人在进这个门时必须低头、弯腰才能通过。
看着眼前这个普普通通的小门,成龙不明白沈怡为什么要带他到这里来,最后,他实在憋不住了,就问沈怡:“你说的那个景点儿在哪里呢?”
“就是它。”沈怡指了指前面那个小门儿说道。
成龙实再想不出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门儿有什么值得参观的。这时沈怡表情严肃地对成龙说:“可别小看了这个门,凡是到这个佛学院来学佛的学生,第一堂课就是由佛学院的老师引导他们学会低头、弯腰从这个小门儿通过,然后老师们给佛学弟子们讲人生要学会低头、弯腰的哲学道理。”
说到这里,沈怡停顿了一下,接着他又若有所思地对成龙说:“人的一生,要出入很多的地方,要经历很多的事情,所出入的地方,绝不都是一路畅通的壮观的大门,有的门需要你低头、弯腰、侧身才能通过,否则你就不能通过,你就会被拦在门的外面,门里面金碧辉煌、灿烂夺目的美景你就无缘享受;你所经历的事情、所走过的道路,也不都是平坦的,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需要低头,弯腰、侧身才能通过。否则,你在社会上就难以自立。我想跟你说的是,任何时候,千万别总是昂着头面对他人,有的时候要学会适当的弯腰、低头。”
听了导演的话后,成龙想起他前几天刚一下飞机时面对影迷的态度,他一下子明白了导演带他来这里的意思,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是的,在人生中只有懂得适时地弯腰,才能有机会挺拔站立;只有懂得适时地低头,才能有机会挺胸昂首;正是人生中的一次次俯视,才换得我们一次次的仰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