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圆桌2021年国际政治安全形势,怎么

        

年即将走到年末,今年的国际风云变幻几何?11月11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年国际政治安全形势回顾和前瞻”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等地的多位国际问题资深学者参加讨论。

总体趋势:“旧病”加“新伤”

与会学者梳理了今年国际政治安全形势的几大趋势,包括:疫情长期化,进而引起全球经济复苏预期降低和产业链重构难题;拜登政府延续特朗普执政理念,调动盟友资源再塑制华网络;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一方面丧失国际信用,另一方面给地区国家制造安全陷阱;美俄战略稳定对话开局顺利但无实质突破;伊核、朝核、缅甸等热点问题无显著进展;澳大利亚、日本等第三方力量呈现向美靠近趋势;全球性、普遍性国际安全合作效果不佳;军费投入继续上升,军事现代化步伐继续发展,等等。

这些趋势反映出,国际安全局势“旧病未去又添新伤”——新冠疫情、传统热点问题未消,又叠加大国摩擦甚至体系震荡。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把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使国际安全合作难以进行,引发国际体系失序失能。美国的不安全感、焦虑感已成为当下国际安全的主要问题,也凸显主动管理中美关系的重要意义。

美国:仍在制造麻烦

有专家指出,尽管9月之后美国高层官员涉华表态略有调整和收敛,但多头打压中国、力阻中国崛起、不断制造麻烦的基本政策不会改变。拜登政府的东亚政策呈现4方面新特点:第一,将亚太作为美国外交重心地带,意欲拉拢区域国家选边站队。第二,大打“台湾牌”,刻意模糊一中政策,实质性地向一中一台政策倾斜。第三,在南海和东海问题上拉拢欧洲国家介入和干预,将西太平洋领土和海洋争议国际化。第四,谋求加强东亚军力部署,尤其是准备部署超音速陆基弹道导弹的动向已经十分明确。美英澳“奥库斯”协议更反映美国准备在印太展开战略围堵,支持印太盟友进行核扩散的危险动向。

专家认为,对中国而言,—东亚区域安全最具挑战性的新变化是日本。近年来日本的战略正出现明显质变态势,受钓鱼岛问题以及中国军事力量现代化的双重刺激,日本政界和战略界的主流认识越来越倾向全面加强日美军事同盟,扩大与区域内外国家的防务合作。美日实施印太战略的分工更为具体和突出,日本防卫法案的涉华解释也越来越具有直接军事对抗性质。尽管日本出于对华经济利益,提出开启由“竞争”到“协调”的日中关系新阶段,但很难改变日本“战后外交总决算”的对华针对性。

俄罗斯:“威慑与反威慑”并行

作为美国战略竞争的又一个主要对手,俄罗斯今年也在曲折中前进。一方面,国内政治总体稳定,经济发展较快——统俄党赢得9月杜马选举,今年前7个月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新冠疫情前水平。

另一方面,“制裁与反制裁”“威慑与反威慑”“一体化与去俄罗斯化”“大国博弈与大国合作”仍在并行上演,激烈较量。有学者指出,西方对俄制裁呈扩大化趋势,俄以进口替代等手段应对,借机推动经济转型。制裁虽对俄有影响但远非致命。在处理对美、对欧盟、对北约关系上,俄予以区分对待——对美既讲对抗,又愿对话;对欧盟和北约则强力反击,以应对欧盟的“反击—威慑—合作”三分法。此外,俄罗斯还与白俄罗斯签署落实联盟国家一体化法令,与中国深化在阿富汗问题、上海合作组织等方面的合作。

欧盟:一波三折中有推进

谈及欧盟年发展态势,专家认为,欧盟抗疫和经济复苏在一波三折中有所推进:《下一代欧盟》复苏计划通过;绿色和数字领域等有所建树;“战略自主”成为热词。不过,欧盟内部发展仍受政治经济因素制约:年欧洲议会选举后遗症、“东南西北”矛盾、“新老欧洲”矛盾均带来困扰;经济发展不平衡、能源危机与“债股双杀”也构成冲击。

在中美欧大三角关系方面,一年以来“奥库斯”、阿富汗撤军等事件导致美欧矛盾频现,尚未完全修复。而美国对欧盟的拉拢也并未加速后者选边站队。至于中欧关系走向,专家表示谨慎乐观。一方面,中欧经贸关系基础良好,数字和绿色合作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欧盟升级了印太战略,其地缘政治思维挑战值得警惕,而美欧“跨大西洋贸易和技术理事会”(ttc)、美欧跨大西洋关系等也可能影响中欧经贸关系。专家表示,中欧合作有助于化解部分的欧盟焦虑及其保护措施,“政冷经热”局面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解决。

中东:热战暂缓,巴以再斗

在中东地区,首先,安全形势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和,地区大国关系出现改善,热点冲突总体力度与前几年相比有所降温。主要原因包括美国采取离岸平衡、疫情冲击、经济发展等。一些地区大国感到压力,开始寻找新突破,适应新变化。比较突出的有:伊朗和沙特通过伊拉克谋求改善两国关系;土耳其谋求缓和与埃及和沙特的关系;海湾国家断交危机化解,等等。在中东地区热点方面,三大内战(叙利亚、也门、利比亚)虽未完全结束,但烈度低于以往。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中东热点冲突总体趋缓的情况下,平静了7年的巴以之间却爆发了剧烈冲突,反映巴以问题仍是中东矛盾的核心问题,并未随着以色列与部分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而改变。

其次,域外大国调整中东政策态势更加明晰。美国加速从中东地区撤军、聚焦亚太地区。它一边利用地区大国远距离操控,一边把伊朗作为主要防控对象。俄罗斯主要通过介入叙利亚,将中东作为扩大战略空间的支点。欧盟对中东主要是外交手段介入,除了持续推动伊核谈判,在利比亚等冲突问题上也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在中东问题上采取更加进取的态度,积极介入地区治理,赢得中东国家普遍信任,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支撑。

专家判断,年,美国会进一步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但面对明年中期选举以及强硬的伊朗总统莱希,拜登回旋余地不大,时间窗口有限。如果谈判失败,美国很可能通过以色列来解决最急迫的伊核问题。

中国:突出外交话语权

学者还对年中国外交所取得的收获做了盘点,总结出以下特点。

第一,总体形势更加向好,时与势都在我们一边。中国更加突出外交话语权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作用,创新和扩大价值观外交的内容和地位。

第二,软实力外交亮点纷呈。中国在诸如“什么是真正的多边主义”“病毒溯源的核心在哪里”等论战中展现进取之势;在中东、阿富汗、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提出中国倡议和方案;利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入世20周年等契机进一步形成中国方案。

第三,经济外交的位置凸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明年正式生效、中国在关键时刻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第四届进博会如期举办等,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外交。

第四,涉台外交、涉疆外交立场坚定、政策鲜明、有守有攻,为将来中美关系的转圜赢得时间,打击台独势力的同时确保大国协调空间。

与会专家总结,年,国际主要矛盾趋向集中聚焦——国际间的斗争从无序混战向有序对峙方面明显靠近。一个西方小集团的“多边主义”正在形成。霸权独赢和公平共富的矛盾,将成为今后一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国际主要矛盾。

综观一年来的发展,不利于国际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因素及其危害性低于预期,但是应对的难度相对提高。而以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交替所体现出来的重要事件和机会之窗,既有可能化危机为转机,也有可能使变局成为乱局。即将到来的,将成为关键一年。

(编辑邮箱:ylq

jfdaily.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04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