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多是黑人,但也有不少白人,他们的白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印度人的肤色普遍都是偏向咖啡色和黑色,但是事实上印度也有很多的白人,而印度的白人在他们国内还有着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这和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有着直接关系的,也和印度的历史有关系。
现在印度国内的白人大多数都源于征服者雅利安人的血统。
在公元前年,乌拉尔山附近就生活着一个民族叫雅利安民族。
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海拔比较高,气候又比较寒冷,终年不见阳光,所以皮肤就很白。
再加上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他们特别好斗,所以就不断地向外迁徙和扩张,最终从乌拉尔山脉一路穿过整个亚洲,到达了印度边境地区。
印度的生活环境是比较好的,气候适宜,耕地众多,能够养活很多人。
再加上印度就是一个被山脉包起来的次大陆,所以天然就没有什么侵略者,当地的印度本地人也没有经历过太过凶残的战争,而雅利安人则是从气候恶劣的乌拉尔山脉附近一路迁徙过来的,所以他们比当地人的战斗力要强的多。
雅利安人自然也对这些印度人发起了进攻,毕竟印度地区的物产十分丰富,而经过长年的战争,雅利安文明征服了印度的当地文明,成为了印度新的统治者。
但是这些雅利安人和当地人是有着很大不同的,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所以就按照肤色区分的方式建立了种姓制度。
肤色较白的就是高种性,也就是雅利安血统;而肤色较深的就是印度的本地血统。
雅利安人在印度次大陆上建立了时间非常长的统治,在漫长的时间中就形成了种姓制度这样的畸形社会制度,甚至最后都成为了文化传统。
白皮肤的在印度国内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而肤色偏黑,偏棕色的社会地位就低得多,这些真正意义上的印度本地人在心理上都觉得白人要比自己更加高。
不得不说种姓制度确实维持了雅利安人在当地的超长时间统治,但是也是如今印度成为一个比较落后和贫瘠的国家的缘由之一。
而在印度上千年的历史中,这些雅利安人都是保持有统治地位的,再加上种姓制度以及一系列法律规定的存在,上层和上层之间相互通婚,下层就只能和下层之间相互通婚,所以就有大量的白人血脉流传至今。
甚至哪怕到近现代以来,在印度都可以凭借着肤色去区分两个不同的阶级。
尽管如今印度已经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在无数的印度人心中,种姓制度依旧是存在的,高种姓就是要比低种姓的社会地位高。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印度建立了种姓制度,固化了整个社会的阶级,但是阶级并不是没有完全变动的可能性。
在上千年的时间内,有一些雅利安人或是因为政治斗争,或者是因为一系列的意外逐渐被划分到了较低的阶级中。他们又和本地人相互通婚,最终就形成了一种肤色介于白色人种和棕色人种之间的种族。
后来这种混血儿逐渐充斥了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第三阶级和第四阶级,只有最高的第一阶级和第二阶级才能保持理论上的雅利安纯血血统,当然这也只不过是理论上而已。
因为种姓制度在印度施行的时间太长,谁也不知道这中间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意外。
而哪怕到后来印度当地的文明,又先后被马其顿人,蒙古人等一系列的种族进攻或者是征服过,但是这些人种的肤色也比本地人的肤色要白的多。
所以在很多印度人心中,肤色较白,就代表着实力更加强大,有能力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很难根除的,因为这是一种心理现象,已经深入到了印度的文化传统中。想要废除一个制度简单,但是想要从人的心中废除这种制度就太难了。
当然除了以上之外,在近现代以来,也有一些白人迁入到了印度,这些白人就是当时的英国殖民者。
17世纪英国看上了印度这块富饶的土地,英国很早就在印度建立了殖民据点,只是碍于工业时代早期英国的国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所以没能发动大规模进攻。
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英国才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全球帝国。
而在18世纪初期,英国发动了对于印度的征服战争,通过先进的军事武器,强大的军队战斗力,凭借着极为稀少的兵力就控制了印度的绝大多数土地。
后来英国又在印度殖民战争中,先后击败了法国殖民者和荷兰殖民者,成为了印度唯一的统治者。
因为印度比较富饶,市场又很广阔,所以英国人十分看重印度殖民地,英国当年是真的下了苦功建设印度殖民地的,在当地修了不少的铁路,学校,或者是一系列的其他基础设施,帮助当地发展。
虽然英国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掠夺印度,但是英国确实给印度带来了先进的文明。
在英国殖民时期,也有一些英国人选择移民印度。
虽然在二战结束以后,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结束,但是依旧有一些英国人留在了印度,和当地人通婚,成为了实打实的本土印度人。
不过就算这些英国人本土化了,他们依旧是白人,在种姓制度的影响之下在印度国内享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
所以印度的这些白人是因为殖民统治才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他们是印度的征服者,并且成功在印度这片土地上扎根,最终利用种姓制度把本土民族固化在了白人统治阶级的名下,印度白人在历史中的角色并不光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