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阿基琉斯之盾的城市文明意象澎湃
谈到古代希腊,毕达哥拉斯、希波克拉底、索福克勒斯、苏格拉底等一长串人名,就会从曾经的数学、生物、语文、哲学等学科的课本上跳出来,再加上奥林匹克、掷铁饼者、雅典卫城、民主政治等一系列专有名词,就组合成一个“言必称希腊”的“古希腊”(前年-前年罗马征服)印象。上述人物和事物都出现在古希腊古风-古典时期,这其实是希腊历史上很短的一段时间(前年-前年亚历山大大帝继位)。许多作家都选择从这个时间段开始写希腊史,日本著名作家盐野七生的《希腊人的故事》,和英国学者格罗特的巨著《希腊史》一样,把书写的起点放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前年)。古风-古典时期的确是古代希腊最为辉煌的阶段,但在这之前,希腊已经出现了早期城市文明。荷马史诗的故事一直被认为是虚构的,直到德国商人施里曼凭借一腔狂热爱好,以史诗文本为线索,于19世纪末发现了特洛伊遗址和迈锡尼遗址——世人才惊觉《伊利亚特》所描写的那场伟大战争竟言之有物。《伊利亚特》书影,荷马著,陈中梅译在《伊利亚特》(以下简称“史诗”)一万五千多行诗句构成的庞大世界中,最吸引笔者的不是那些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而是在第十八卷才出现的“阿基琉斯之盾”。它与史诗的关系是,既与之休戚相关,又抽离其中。史诗用一种视觉化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描述了神匠赫法伊斯托斯为英雄阿基琉斯所造的这枚战盾,引发了后世无穷的想像与解析,许多人尝试用“画”的形式还原它,文字解读更不胜枚举。笔者拟从史诗描述本身出发,梳理其中隐藏的希腊早期城市文明的发展线索,尝试解析“阿基琉斯之盾”中隐现的城市文明意象。写在前面关于“城市文明”。“文明”和“城市”,都属于难以一言蔽之的概念。我们把时间往前推,一直推到“文明”在世界各地最早出现的临界点,会发现在那个时刻——如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约公元前年出现苏美尔文明——“文明”和“城市”几乎是同义词。“文明”有一个关键特征:它是由陌生人合作创造的。而“城市”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陌生人合作共同体,故“文明”产生于“城市”,而非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村落”。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lis”,一部分的意思就是“城市化”。为尽量减少歧义,本文使用“城市文明”作为关键词,以平衡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关系。关于史诗的故事时间与成文时间。《伊利亚特》所描写的特洛伊战争发生在公元前13-12世纪,为希腊青铜时代晚期,亦即迈锡尼文明后期;而史诗成文于公元前8世纪,为黑暗时代之后的铁器时代早期,亦属于古希腊古风时期(前年-前年)。史诗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口头传颂,最后成文,跨越了三个时代,是一部承前启后的作品。计算机工程师、平面艺术家kathleenvail还原的“阿基琉斯之盾”,来源:
上一篇文章: 他宣称要拿下中国,在东征时却看错地图到了 下一篇文章: 土耳其陆军在边境地区全线展开叙利亚叛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777.html